企业债务:股东责任、催收要点与转让条件解析

一、企业负债时股东应承担何种责任 公司出现欠款情况,股东所承担的责任如下: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度为限度,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数量为界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存在出资…

无借条讨债指南:证据收集与诉讼要点解析

一、没有借条还能要回欠款吗? 即便没有书面借条,想要索回欠款并非毫无可能。虽然缺少借条这一关键凭证,但当事人可通过收集、举证其他类型证据,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真实存在,进而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请求法院判令债务人偿还债…

贷款提前还款相关问题解析:流程、违约金及申请条件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购置房产、车辆时,通常需要依照规定办理贷款业务,一般在办理贷款后,要依照约定进行还款。那么,你是否清楚贷款能否提前偿还一部分呢?以下为大家梳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一同来了解下,相信会给你带来帮助。 一、贷…

拖欠工程款起诉全流程解析:从时机把握到权益保障

我们清楚,要是单位拖欠债权人工程款,债权人催款无果时,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那么,拖欠工程款的起诉流程究竟该怎么走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为您梳理的最新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内容仅供…

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协商解决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

西安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唐天祐元年(904年),长安驻守韩建缩建长安城,将原存务本坊国子监内的一部分石经迁至唐尚书省附近的文宣王庙(今西安社会路一带)。后梁开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年—914年),长安驻守刘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议将其余石经迁至唐尚书省之西隅(今西安社会路一带)。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范雍在唐尚书省西隅附近建立京兆府学;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将文庙和府学的一部分迁至西安碑林现址;元祐二年(1087),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因看到保存在唐尚书省之西隅的石经“地杂民居,其处洼下”,遂将石经及其他唐宋碑刻徙至“府学之北墉”;崇宁二年(1103),虞策知永兴军时将府学彻底迁至“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现址,并进行了修建和改造。至此,府学、文庙与碑林同在一地,即今西安碑林所在地。金正隆五年(1160年),河中府同知府尹耶律隆和陕西东路转运副使周维甫对碑林进行了修葺。